大祥融媒讯:7月22日,大祥区2025年天然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梅子井码头举行。此次活动由区人民政府主办,区农业农村局、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承办,旨在进一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放流一尾鱼,护好一方水”的生态目标,推动大祥区渔业可持续发展。副区长傅国卿、区农业农村局、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等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大祥区水域资源得天独厚,资江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穿境而过。资江不仅孕育了丰富的水生生物,更是大祥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做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大祥区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渔业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十年禁渔目标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坚持 “禁渔与养护相结合”,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已累计放流各类淡水鱼苗超800万尾。这些努力成效显著,国家二级保护品种胭脂鱼和白甲鱼在资江流域重现身影,这不仅是对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生动例证。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计划放流80余万尾鱼种。根据放流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特点,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4类适宜本地生长的品种。这些鱼种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资江的渔业资源,优化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为水域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这些鱼苗不仅是生态恢复的‘使者’,更是区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大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各界人士积极投身到增殖放流和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无论是参与放流活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大祥。大家应携手共进,从点滴做起,共同守护好大祥这片美丽的水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清澈的河流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文/姚小英)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姚小英
编辑:王喜嫔
本文为大祥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dxrm.org.cn/content/646941/67/15148014.html